1949年5月,上海刚刚解放,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战悄然打响。当时的上海,百业待兴,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。就在此时,一个惊人的情报传到了陈毅市长的案头:有人正在上海疯狂散布假人民币!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批假币的数额高达3400万元,幕后黑手竟然直通高层。在这个金融动荡的关键时刻,敌人究竟想在上海掀起怎样的风浪?这批假币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?
世人只知道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,却不知在这座东方明珠的背后,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正在悄然打响。
刚进驻上海的第三天,一位姓张的居民就匆匆跑到了军管会,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。原来,他早上去菜场买菜,昨天还是一块钱一斤的大白菜,今天竟然涨到了一块五。不仅是大白菜,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在疯狂上涨。
这可不是个例。在南京路的一家百货公司,一位老板正捧着计算器苦笑:"这物价涨得,一天要改三次价格表啊!"
通货膨胀来势汹汹。上海解放初期,人民币的购买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贬值。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,短短十天时间,一块钱就贬值到只剩三毛钱。
这样的金融乱象直接重创了上海的实体经济。在杨树浦路,一排排工厂大门紧闭。原本热闹的车间,机器寂静无声。当时的上海有1.2万家工厂,其中近70%都处于停工状态。
在外滩的一栋办公楼里,几位纱厂老板正在紧急商议。他们的困境是:原料价格天天涨,工人工资跟不上通胀,产品还没出厂,成本就已经倍增。开工亏钱,不开工更亏钱,这样的困境让许多企业主陷入两难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粮食供应问题。在提篮桥附近的一处粮库,库存面粉已经见底,仅够上海市民消费一个月。与此同时,煤炭储备更是捉襟见肘,只能维持一周用量。
在南京路的一家钱庄门口,挤满了急于兑换货币的市民。一位老者手里攥着一沓金圆券,这是他的全部积蓄。可是当他得知兑换比例时,不禁黯然神伤:"这一辈子的积蓄,现在连一袋大米都买不起了。"
在徐家汇的街头巷尾,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渐渐稀疏。一位卖包子的老板娘叹气道:"进货价天天涨,我这生意也没法做了。"她说着,指了指门口那个写满涂改痕迹的价格牌。
而在江湾镇的一处工人宿舍区,情况更是令人担忧。一位纺织女工正在向工会反映:工资已经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,家里的锅都快揭不开了。这样的情况在工人群众中并非个例。
在市中心的一家银号,每天都有大量商人前来打探汇率。货币的急剧贬值让正常的商业活动难以为继。一位绸缎庄的老板感叹:"这样的市场,让我们如何经营?"
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这种通货膨胀的程度远超预期。若无法及时控制,整个上海的经济命脉都将受到严重威胁。而这,仅仅是这场金融战的开始...
面对上海这场金融危机,陈毅采取的第一个行动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。1949年6月的一个清晨,他竟然只带着一名警卫员,穿着便装出现在了南京路的早市上。
陈毅掏出一个小本子,仔细记录下这些数字。就这样,他在市场上转了整整一上午,和小商贩聊天,询问物价,了解百姓的困难。
这样的走访并非个例。在接下来的一周里,陈毅先后走访了十多个集市和商铺。有一次,他在外滩的一家百货公司里,站在柜台前整整观察了两个小时,看着店员一遍又一遍地更改价格标签。
但是,敌人显然不愿意看到新政权稳定市场的努力。一天早上,陈毅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个信封,里面装着两颗金灿灿的子弹。警卫处长立即要求加强安保,但陈毅摆摆手说:"我在南昌起义时就是提着脑袋干革命,现在还怕这个?"
为了稳定金融秩序,陈毅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。首先,他下令在重要街道设立了41个物价检查站,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。
在徐家汇路的一个检查站,工作人员当场查获了一起投机倒把案。一个商人在同一天内,将一批布匹的价格翻了三倍。陈毅得知后立即批示:"从重处理,以儆效尤!"
接着,他又召集了上海的工商界代表开会。在和平饭店的会议室里,陈毅对着近百位商界代表说:"新政权欢迎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正当经营,但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,必定严惩不贷!"
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毅的第三步棋。他专门成立了一个价格监测小组,每天分析全市各大市场的物价走势。在外滩18号的一间办公室里,几位工作人员正在绘制物价走势图,将数据变化清晰地展现出来。
同时,陈毅还很重视与老百姓的沟通。在南市区的一个茶馆里,他不打招呼就坐下来,和市民们拉家常。当听说有人在囤积居奇时,他当场请来工商部门的同志,要求立即查处。
为了打击黑市交易,陈毅更是亲自带队,深入上海的各个角落。在一次突击检查中,他们在一个地下室里发现了大量囤积的物资,这些物资本应在市面上流通,却被不法商人囤积起来哄抬物价。
但就在各项措施初见成效时,一个更大的挑战出现了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前,忽然出现了大量的银元贩子。这些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势力?而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...
1949年6月16日,一个平凡的早晨,却成为了揭开整个上海金融战秘密的转折点。
在淮海路的一家百货商店,店员发现两位客人用大面额人民币购买了一些小商品。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交易,但那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却引起了店员的警觉。
"这钱的手感不太对。"店员悄悄报告了门外巡逻的战士。就是这个细节,牵出了一个庞大的假币制造网络。
那两个使用假币的人很快落网,他们就是平仲秋和黎明。经过突击审讯,这两人交代了一个重要线索:他们的假币来源是一个叫周月英的女人。
谁也没想到,这位周月英的住所竟成了打开整个案件的一把钥匙。在对其位于法租界的公寓进行突击搜查时,办案人员惊讶地发现:在这个看似普通的住所里,不仅有两台假币印制机器,还有各种印刷工具和大量尚未流入市场的假币。
更令人意外的是,在周月英的梳妆台抽屉里,还藏着三把手枪和150发子弹。这些武器的出现,清楚地表明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制假案件。
在审讯室里,周月英道出了一个更加震惊的名字:艾中孚。这一个名字一出,立即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格外的重视。因为艾中孚不是别人,正是华中行政长官公署的少校副官。
原来,早在1948年,周月英就以"社交名媛"的身份活跃在上海滩。她的交际圈遍布军政要员,而艾中孚就是这里面之一。艾中孚看中了周月英在上海的人脉网络,决定利用她来开展地下工作。
通过周月英的关系网,艾中孚先后联系上了前造币厂工人张锡芳、摄影师王兴贤和金山印刷厂经理翁滋和。这些人都具备制造假币的专业技能,成为了整个制假网络的技术骨干。
但周月英的供述还透露出一个更大的秘密:这个假币团伙的幕后主使竟然直通高层。具体的指令是从白崇禧那里发出的,而艾中孚只是执行者之一。
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专案组立即在周月英的住所设下埋伏。果然,11天后,艾中孚毫无防备地走进了这个陷阱。当他推开房门的那一刻,等待他的是荷枪实弹的战士。
艾中孚的落网并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因为通过他的交代,一个更加庞大的金融破坏计划逐渐浮出水面。这个计划不仅涉及上海,还包括其他多个解放区...
随着艾中孚的落网,白崇禧精心策划的这把"软刀子"终于显露出它的全部锋芒。
这要从1948年下半年说起。当时,白崇禧在南京主持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。会议的内容只有一个:如何在经济领域给新解放区造成致命打击。
在会议上,白崇禧拍着桌子说了一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话:"刀枪打不垮的城市,可以用钞票来搞垮!"就是在这次会议上,这个代号为"软刀子"的计划正式启动。
计划分三步走。第一步是制造精良的假币。为此,白崇禧专门从造币厂挖来了技术骨干,还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印刷设备。
在汾阳路的一栋公馆里,四台崭新的印钞机昼夜不停地运转。技术人员首先尝试制造中州票,这是当时河南、湖北等地使用的地方货币。第一批假币共计1400万元,约14万张,全部采用100元面额。
但是第一步并不顺利。这批中州票在大别山地区刚投放就被当地发现。白崇禧随即改变策略,决定直接伪造人民币。这一次,他们瞄准了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第一版人民币。
第二步是扩大制造规模。白崇禧通过艾中孚联系上了金山印刷厂。这家印刷厂此前曾承印过金圆券,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。为了说服印刷厂经理翁滋和参与这个危险计划,白崇禧开出了一个惊人的条件:30两黄金外加800块银元。
在翁滋和的配合下,假币的制造规模迅速扩大。很快,总面值高达1.69亿元的假人民币就制造完成。这些假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面额:50元和100元。
第三步是在关键时刻投放假币。1949年5月16日,就在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,白崇禧派遣秘书黄子心火速赶到上海,将其中的1.35亿元假币转移到了另外的地方。剩下的3400万元则留给了艾中孚和黄洁,准备在上海解放后投放。
为了确保假币能顺利流入市场,艾中孚和黄洁组建了一个庞大的"分销网络"。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,他们竟然收买了一名负责打击假币的警察冯伯钧。这名警察利用职务之便,帮他们投放了840.5万元假币。
另一个主要的"分销商"是黄洁的朋友王保元。此人一次性就接收了1000万假币,并以10%的分成比例发展下线。短短几天内,他就成功投放了600万元假币。
这些假币投放的时机都经过精心选择,往往是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时候。敌人打的算盘很明白:趁着市场动荡,让这些假币悄无声息地混入正常的货币流通中,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通货膨胀。
随着艾中孚的落网,专案组在他的住所又搜出了一批重要文件。这些文件详细记录着假币的运作网络,其中一份名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数十个"分销点"。
在接下来的一周内,一场大规模的收网行动在上海悄然展开。在外滩的一家商行里,专案组发现了一个秘密的储藏室,里面不仅有假币,还有印制假币的部分零件。一查之下,这家商行的老板竟是特务组织的成员。
行动扩展到整个上海滩,专案组先后端掉了十二个制假窝点。在一个面粉店的地下室里,办案人员找到了两台小型印刷机。店主交代,这些机器专门用来印制小额假币,因为小额货币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。
但是最大的收获来自于黄浦江边的一个废弃仓库。专案组在这里发现了一份完整的账本,上面详细记录着假币的流向。通过这份账本,专案组成功追回了近500万元假币。
与此同时,陈毅下令在各大银行和重要商铺配备验钞设备。在南京路的主要商店门口,特别设立了验钞点,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工作人员帮助商户和市民识别假币。
这些措施收效显著。仅仅在一个月内,就有超过200万元的假币被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收缴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措施大幅度的提升了市民的警惕性,使得假币难以在市场上大规模流通。
在打击假币的同时,上海市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稳定金融的措施。在外滩的中国银行大楼里,一批批新印制的人民币源源不断地投放到市场,有效缓解了货币短缺的问题。
专案组的行动一直持续到1950年4月。在这一天,潜逃的黄洁在试图重返上海时被当场抓获。至此,白崇禧的"软刀子"计划彻底瓦解。
据统计,在这场金融保卫战中,专案组共抓获特务分子和不法分子89人,缴获假币制造工具54件,查获和追回各类假币近千万元。
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这场战役,上海的金融秩序逐步回到正常状态。在南京路上,商铺重新开始热闹起来。在杨树浦路,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。在菜场里,物价开始趋于稳定。
1950年5月,当年发现第一批假币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口,一位老店员正在向顾客介绍怎么来识别真假钞票。柜台上摆着一个醒目的标语:"假币无所遁形,人民币坚如磐石。"